据国外媒体报道,Kepler-62f是一个潜在的类地行星,距地球大约1200光年,体积约为地球的1.4倍,围绕着一个比太阳更暗、更小的恒星公转,它的轨道区域被认为是恒星的宜居带。该行星最早在2013年被宣布发现,是Kepler-62和Kepler-69周围的7颗系外行星之一,当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发现是Kepler-62e,同样有着与地球相近的体积(半径约为地球的1.6倍),并且也处于宜居带上。
对Kepler-62e和Kepler-62f的模型研究表明,这两颗行星都极有可能存在大量液态水,意味着可能存在外星生命。哈佛史密森天文物理中心科学家Lisa Kaltenegger认为,那儿也许存在生命,但是否存在科技还不得而知。这些行星中的生命大多生活在水下,难以获得冶炼金属,获取电能或者利用火的能力。尽管如此,这些行星依旧是十分美丽的蓝色星球,而且,也许这些生命已经取得了令我们惊讶的科技成就。
Kepler-62f由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观测发现,该行星围绕的主恒星是一颗红矮星,轨道周期267天,轨道半径大约与金星到太阳的距离相同。即使该行星与其主恒星的距离比地球距离太阳近得多,但红矮星并不会产生像太阳那么强烈的亮度与热度。这意味着主恒星周围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区域比太阳系的情况要近得多。另一颗行星Kepler-62e是Kepler-62星系中最远的一颗,因此它需要云层的覆盖以避免水分结冰。
如果是这样,那里的水量可能极大,科学家指出,地球上的生命最早也是由水栖生命进化而来。不过,更加先进的文明则需要更干燥的环境才能发展,除非外星生命能够在水下发明技术,那么在这些行星上的科学技术便十分难以取得进展。如果人类的祖先在Kepler-62e或Kepler-62f上生存,由于Kepler-62f的低重力,人类在该星球上行走将十分容易。不过呼吸则另当别论,Kepler-62f星球上浓厚的大气层将造成人类呼吸困难,除非他们有特殊的设备帮忙。
在2016年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大会上,一份关于Kepler-62f生存条件的报告指出,研究学家们模拟了Kepler-62f如何与其主恒星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该行星有一面将一直面对它的主恒星。这也许是由于恒星的潮汐作用,最终会使得该行星的自转与公转同步。研究学家们还利用全球气象模型来模拟在不同比例二氧化碳的情况下Kepler-62f的生存条件。
当气压低于30万帕,且公转和自转不同步时,在高偏心率的条件下该星球的温度只适宜液体存在,只有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气压达到50万帕,气候条件才会类似当今地球的状况。在一份2014年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潮汐是维持Kepler-62星系及其行星稳定运转的关键。在潮汐的作用下,该行星至少能维持三千万年的稳定。否则,在几百万年内该行星将失去稳定性。
2016年,由印度矿业学院的研究人员Rajib Mia发表的报告中证实了先前猜测Kepler-62e与Kepler-62f的轨道共振比例为2:1,意味着Kepler-62e公转两圈同时Kepler-62公转一圈。此类轨道共振现象在太阳系中十分常见,例如许多土星的行星就是以此类规律运转。(罗辑/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