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是唐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上官婉儿出生于一个仕宦之家,上官婉儿祖父上官仪做过宰相,父亲上官庭芝也做过朝廷命官,二人皆因反对武则天掌权而被杀。其母沛国夫人郑十三娘在妊娠间,梦见巨人持以大秤,说是要秤量天下。后生婉儿,满月时,郑十三娘逗弄她说:“秤量天下者莫非是你这个丑丫头?”女儿遂“呀呀”应之。上官婉儿出生之日,正是祖父与父亲被杀之时。
武则天命郑十三娘去掖廷宫作婢,襁褓中的婉儿也被带入宫中。少年的婉儿不仅长得十分俊美,且天资聪慧,每有所学,即郎郎成诵。在宫中深得众人喜爱,不但读诗学赋,且琴棋书画,弹唱歌舞,也一学便会。十四岁时便能写出超凡脱俗的诗文。这件事,很快传到武则天耳里,她便传诏召见婉儿,上官婉儿上殿,不卑不亢。武则天先问了她的年龄,读了些什么书,有什么专长,婉儿一一答对。武则天见这女孩生得俊俏乖丽,态度从容,谈吐儒雅,心里很是喜欢,最后便以诗相考,让她以剪彩花为题,写一首五律诗,婉儿思忖片刻,执笔在手,很快就写了出来,武则天拿过诗稿,只见洁白的诗笺上留下隽秀的笔迹: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智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武则天读罢,连连称妙。却又一沉思,便问婉儿道:“这最末两句,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是什么意思?”
婉儿从容答道:“天后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人的心境如何。陛下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
这么一说,当时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以为婉儿必遭大祸,不料武则天却拍案而起,高兴地说:“你回答的好!我就喜欢你这样的性格!”她还当场讲述了她十四岁时被太宗皇帝召进宫驯狮子骢(烈马)的事来。她从婉儿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上官婉儿要把这位聪明倔强而又和自己有仇恨的女子留在身边,以监督和鞭策自己。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一个清楚上官婉儿是被自己杀害的上官仪之孙女,一个深知武则天是自己的灭族仇人,这两个女人都是世间少有的聪慧女子,上官婉儿怎么能够一心一意辅助武则天?她们两人怎么能够二十七年里亲密相处呢?后世的史学家们一直在探究追寻。
一种声音认为,上官婉儿之所以全心全意侍奉武则天,是因为被武则天宽大的胸怀感动了。武则天具有大丈夫的胸怀,做事有魄力,还能慧眼识珠,上官婉儿为之折服。骆宾王事件发生后,武则天看到了骆宾王为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而作的《讨武檄文》,武则天没有骂骆宾王一句,反而由衷地称赞骆宾王有才,没有识别千里马,是组织部门官员的失职。上官婉儿见武则天竟能抛开立场来审视他人,有爱才之心,惜才之德,联想到能重用自己这个罪臣之后,不仅深深叹服。从此,上官婉儿抛弃家仇,一心一意辅助武则天。
后来上官婉儿也曾得罪过武则天。据《新唐书》记载:“尝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意思是说上官婉儿因违逆旨意,本当问斩,武后惜其有才,只施以用朱砂在额前刺梅的刑罚而没有杀她。婉儿十分感激武则天不杀之恩,在政治上一直忠实于武则天,得到武则天的宠信,帮武则天批阅奏章,起草诏令,参议军国大事,成了武则天得力的助手。上官婉儿参政之余,以其卓越的才华,写了许多瑰丽的诗文,《旧唐书》传有云“玄宗令收其笔,撰成文集二十卷”今已失传,《全唐诗》仅存其三十二篇。《唐文粹》存录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中给上官婉儿以极高评价,说她“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智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构”。
上官婉儿正是基于对权力的渴望和祟拜,趋使她在武则天晚年丧失皇权之时果断地抛弃武则天,投靠新主。这也许可以借他人之手报自己的家仇。可是,宫廷斗争是复杂多变的,这一次,她没有那么幸运,她失算了。
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率兵进宫,上官婉儿亲自拿着灯笼,带领宫中从人迎接,并且把她起草的中宗遗诏底稿拿出来让李隆基的亲信、前任朝邑尉刘幽求看。遗诏写明:由中宗第四子李重茂即位,其叔父李旦辅政。上官婉儿此举是要表明自己是站在李唐江山一边的。刘幽求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没有答应。因为李隆基的意愿是让他的父亲相王李旦登基,而不是辅政,这样他才能继承大统。上官婉儿的遗诏对李隆基没有利用价值。于是,做为武则天左右手的上官婉儿倒在了血泊中,时年47岁。
趣闻解密点评:上官婉儿的传奇一生,从人生的底层,逐步跃进到仕途巅峰,而后又跌入深渊。其命运悲惨,跌宕起伏。最终,上官婉儿带着未报的家仇,成为皇权斗争的牺牲品。武则天不计前嫌重用上官婉儿,也成为佳话,千古流传。